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文心雕龍全文數據庫單機版光碟問世 後記

臺灣學界為慶祝王更生教授80歲壽誕,由郭鶴鳴、蔡宗陽、顏瑞芳、呂武志、劉渼、方元珍、溫光華、廖宏昌等諸位教授發起「2007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委由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廖宏昌在高雄籌辦,個人不勝惶恐,膺此重任,幸蒙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林慶勳院長、中文系劉文強主任和諸位同仁,以及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中文系林明珠主任、花蓮慈濟大學東語系徐信義主任、國立臺東史前博物館浦忠成館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王開府主任的支持下,終於能順利地於5月2日至5日在高雄、花蓮兩地三所大學舉行。兩岸、港、澳、美、日學者之熱烈響應並撰文與會,自是會議成功的關鍵,然而缺乏高雄道德院、張敬國學基金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之共襄盛舉、出錢出力,會議必不順遂,藉此個人也特別感謝三清太乙宗師、林中明董事長、彭正雄董事長;唯如會議幕後之神經中樞王更生教授,亦如其他學者提交宏文,會議場上更是神采奕奕,高談闊論,為學術界樹立至高無上的榜樣,竊以典範夙昔,吾輩小子,誰敢怠慢?
此次會議特別邀請鎮江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錢永波會長、鎮江圖書館任罡館長及鎮江圖書館彭荷成副研究員與會,因為設在鎮江圖書館的文心雕龍資料中心,不僅規模已具,戮力多時的文心雕龍全文數據庫單機版光碟也即將問世,藉此機會向世界上研究文心雕龍的學者報告佳音,實屬必要。王館長與彭女士在大會上即分別以鎮江文心雕龍資料中心為題,從不同側面論述中心成立之構想及企圖心,無論新知或舊識皆為文心雕龍能有此研究中心感到驕傲和欣慰,而獨具隻眼鼎力奔走於各界以促成中心成立之幕後功臣,正是錢永波會長,對其深耕本土傳統文化優勢之伯樂性格,實有足為外人道也。
觀夫鎮江文心雕龍資料中心的構想與企圖心,與台灣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在2000年成立之「清代學術研究中心」實多有不謀而合之處,個人當年滿懷理想接下中心主任一職,全力衝刺,在毫無資源之惡劣環境中苦撐3年6個月,只能向環境低頭,選擇悵然離開中心。於今耳聞鎮江文心雕龍資料中心初具規模,內心嚮往之情,縈胸滿懷,而感觸良多自不待言。今年7月乘上海開會之便,即兼程拜訪鎮江,雀躍之情,非箇中人實難以理解言說。25日初至鎮江即接受三人極其熱情的接待,感懷于心,而最令人感動的是任館長將甫問世之文心雕龍全文數據庫單機版光碟親手致贈,並操作光碟的效能。能躬逢光碟問世,個人心中淌著熱淚,竊以為劉勰英靈在天,亦必以鎮江能有斯人斯舉為傲,然而鎮江文心雕龍資料中心之規模與作為,不即是當年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的願景和理想?如今安在?
《文心雕龍》為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重要的著作,對後代文學評論影響深遠,而歷代學者對於《文心雕龍》的理解詮釋亦各有偏重,或循例發揮,或另行闡釋,皆能自圓其說,建構出一家之言;時至近代,《文心雕龍》一書自然也能保有其在文學理論批評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放眼相關的理論著作如雨後春筍接踵呈現,足見當代學者之用心。然而初學者除忙於梳理文義,更要面對數以萬計的龐雜資料,檢索不易,令人望而卻步實有以之也,幸有賴鎮江文心雕龍研究中心所創建的「文心雕龍全文數據資料庫」,蒐集自1909年迄2006年學者研究《文心雕龍》的心血結晶,共計數千篇以上的論文,並詳附出處、期刊號與關鍵字等,並配合現今電腦科技進步的檢索系統,讓使用者不僅能分門別類、按圖索驥地找到相關資料,更免窮索之苦,且能節省時間與人力,迅速地獲得難以得見的相關論文,此等整理蒐集之功,實讓人感佩。而鎮江文心雕龍研究中心更有鑑於當代跨領域的學術研究亦日益盛行,所蒐羅的資料不僅以《文心雕龍》一書的研究論文為主體,更旁及其他的相關領域,或論劉勰生平、或論當時創作的文學風氣、或論《文心雕龍》對於後世的影響,並利用西方文學批評理論相互應證對照,林林總總的相關資料在資料庫中皆能得見,且從歷年來的研究內容、主題,點名《文心雕龍》的研究動向,並揭示未來可能的發展,使得資料庫不僅是資料的羅列,更提供《文心雕龍》研究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研究素材。
「文心雕龍全文數據資料庫」是鎮江文心雕龍研究中心研發出的心血結晶,但為尊重論文作者,光碟更以禁止複製的方式來保護諸位學者的智慧財產,思慮可謂縝密;而製成之光碟不僅便於攜帶,也可避免網路無法讀取的困擾,用心堪稱良善;只因各地電腦系統設計的不同調,使得台灣繁體中文在使用上需另外下載轉碼程式才能加以閱讀,且在搜尋資料時,光碟無法辨識字串進行搜尋,其為美中不足者,然而此非資料庫本身的缺陷,而是技術上有待克服者,若能根據光碟程式加以修正,必能嘉惠更多兩岸及世界各地之學者。
當台灣學術界各階層漫天高喊與國際接軌之際,是否也該反思如何發展華人在國際間學術的優勢與長處,好讓他人與吾人接軌。無奈晚清後殖民思想的流毒至今未能翻轉,總以為吾人一無是處,又因島內利令智昏的意識型態使然,無視於血緣命脈,閉鎖孤島,以為自己的文化只有400年,不亦哀哉?不亦甚哉?個人雖對鎮江文心雕龍研究中心之成立未能貢獻鴻毛,但我卻要以劉勰文心雕龍之後學者為榮,因為鎮江有一群肯為傳統文化創造優勢的賢達人士,正在默默耕耘著,大凡國際上研究劉勰文心雕龍之學者,不與鎮江接軌,又能與誰接軌?

歲次丁亥陽月書於台灣高雄西子灣

《玄天上帝信仰之發展》序

很難想像一位學科技的發保兄會編寫《玄天上帝信仰之發展》一書,如果要追究其中因緣,無非他是「一個出生於乩童家庭的人」,平時耳濡目染,因此會跟玄天上帝的信仰發生關係,但更難能理解的是這種關係還不止於一般信眾的宗教信仰或尋常寺廟的廟祝,或溝通人神的乩童,他竟然從台灣屏東南境枋寮農村不太知名的北旗尾之「北玄宮」出發,穿梭遊走於海峽兩岸、港、澳間,尚且跨足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有華人玄帝信仰的國家地區,推動主辦2008年「玄天上帝信仰文化藝術國際研討會」、2010「玄天上帝世界聯誼會」(第四次籌備會)暨「玄天上帝信仰與武當文化研討會」。能夠召開玄帝信仰國際研討會已經是難能可貴,能強調文化藝術,進一步將宗教昇華至精神文明的層次,甚且將宗教信仰以「世界聯誼會」的方式呈現,無疑是開天闢地、史乏前例的思維,因此「玄天上帝世界聯誼會」之籌備尤具識見,在其兼具家庭因素與科技學識的背景之下,宜其能有將玄天上帝宗教信仰推向世界舞台的想法,而且是用相當現代的「聯誼」方式進行籌備。
本書系發保兄從2007年來致力於玄帝信仰推動的成果,內容極其豐富,雖然有些零亂,但其欲構築玄天上帝信仰發展之理論體系卻是隱然可見,其「無言」之企圖心還是令人敬佩的。本書分列十二個部份:前言,簡述作者建立玄天上帝心廟的宏願,就像鄰家阿郎平日傾訴家中細瑣,誰知胸中卻包藏著道教中人何其寬闊的世界觀。其內容,首先是「武當山之發展」,揭示玄帝信仰的歷史淵源;「玄天上帝經典」、「玄帝資料」兩部份,則在文獻、文物上使玄帝信仰之發展提供理論依據。「道教與社區營造—以枋寮鄉東海村為例」是發保兄在構築玄天上帝信仰發展理論體系之前,一種道教潛意識的具體實踐,從科技角度看來,乃是形成理論前的實驗,也是「行」而後「知」的一個過程。「建構玄天新義-學術研究」是一個「知行」齊一的平台,而發保兄以學術研究作為「建構玄天新義」的認知與行動,無疑是令人動容的,他以為「臺灣廟宇繁多,單是東海村三千五百多人已另有四間大型廟宇。如果再蓋一間類似的廟宇,並無太大意義。尤其是對北極玄天上帝之神格含意尚不甚瞭解,因此有必要對北極玄天上帝之神格等進行研究。」於是他以「北玄宮」為玄天上帝總體形構的基地,展開多次學術研討會,結合國內外多位學者不同側面及多種層次的討論,成果是極其豐碩與多元的。「構築北極玄天上帝信仰的神學論據」是本書的思想主軸,也是發保兄由道教潛意識具體實驗後所形成的理論,其後之「摘錄參考補充資料」、「神的存在與拜神」則是理論的參考文獻與進一步對神存在意義的論述。「玄帝信仰發展之法」是對玄帝信仰未來之期許,而「玄天上帝世界聯誼會」則是推動世界上玄天上帝信仰的理想組織。
發保兄精明幹練,成竹在胸,曾無數次與我談及道教及「玄天上帝世界聯誼會」的理念,以為「未來如果能有七個國家成立玄天上帝會,則可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記為『世界玄天上帝聯合會』,如此玄天上帝信仰及文化藝術可以正信的發展,不會淪為迷信,建立信徒心中的自明性。」個人非常佩服其別具隻眼,對後玄帝信仰提出不俗的思維,在本書出版之前丐序於我,我除了認同他的理念外,更藉此呼籲更多「玄帝迷」或「道教迷」能在展閱本書之後,給予多方面的鼓勵,故聊述數語為之序云。
道曆4707年歲次庚寅中元節後一日於高雄西子灣
*黃發保 普極道院副院長

2008中壇元帥學術研討會 後記

2002年10月,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與新營太子宮在台南新營合辦了「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與會的學者對「三太子」在宗教信仰、戲曲小說各方面,提出了精闢的見解,成果豐碩。時逾6歲,中華道教中壇元帥弘道協會柯天爽理事長為深耕弘揚太子爺的民間信仰,特別邀請個人再次籌辦「2008中壇元帥學術研討會」,對中壇元帥的諸多神蹟展開更廣泛的探索。個人非常榮幸能夠籌辦前後兩屆太子爺學術會議之神聖任務,雖然專業不在宗教,承蒙道教界及柯理事長之錯愛,也只能奮勉為之,除對道教學術化略盡棉薄之意外,作為一個信徒也藉此聊表對太子爺崇敬之意。而對於前後兩屆受邀撰文與會的國內外學者之辛勞,個人也特別祈求太子爺保祐大家研撰有成、家庭美滿。
此次研討會由中華道教中壇元帥弘道協會和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聯合主辦,於2008年7月4日、5日假高雄西子灣國立中山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柯理事長、高雄市議會莊啟旺議長、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李豐楙研究員、高雄市民政局林淑娟副局長、高雄道德院三清太乙宗師偕同國立中山大學張宗仁校長、通識中心許正和主任、文學院林慶勳院長、中文系簡錦松主任、廖宏昌教授共同揭幕,海內外來賓、學者、信眾、道長、研究生超過三百人,齊聚一堂,場面非常熱烈。當日高雄西子灣艷陽高照,和風送暖,海不揚波,百花競秀,給此次會議帶來成功的徵兆。學者從各個角度了發表14篇論文,對中壇元帥的研究向前邁進一大步,唯如大陸學者劉文剛、胡穎、李遠國三位教授因大陸國台辦簽證未能如期核發,不克親臨會場宣讀論文,倒是美中不足之憾事。
道教的民間信仰神祇眾多,中壇元帥是廣為人知的神明之一,主要得力於民間文學之廣泛流傳,而在形像流傳的過程中,《西遊記》中,哪吒演化為玉皇大帝的戰將,孩童天神,神通廣大,而本相仍是三頭六臂,形象是外道內佛。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是完全道教化的英雄神,但還是有佛教因數。明以後的哪吒神是多種版本形象的融合,同時又成為鎮水之神。(劉文剛〈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論〉)或許活潑、正義是其本質,也因此得到很多信眾的支持並奉為主神。「2008中壇元帥學術研討會」除李豐楙研究員對中壇元帥學術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作專題演講外,兩天的議程共分六個場次作論文宣讀及討論,激盪出不少前所未聞的議
題。四川大学刘文刚教授〈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从哪吒神形象的演化,論述佛教中国化的一些规律,並進而考訂了三教融合的某些轨迹。四川社會科學院李遠國研究員〈論巴蜀地區的哪吒信仰〉:由四川境內眾多的古跡宮觀,說明早在宋元之際對哪吒的崇拜就己流行巴蜀,進而論述哪吒信仰的由來、演變以及在巴
蜀傳播的情況。崑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陳曉怡講師〈從頑童到狂子──哪吒故事所反映的文化心理〉: 以哪吒的兒童英雄形象和李靖、哪吒的父子衝突情節為主,探討其中所反映的宋明以來傳統社會的文化心理,以為哪吒故事象徵了中國社會某種隱抑的渴望──試圖挑戰穩固不可動搖的父權,並追求個體獨立自主的
精神。臺中技術學院蕭登福教授〈台灣道廟五營軍與中壇元帥哪吒之關係〉:敘述台灣道廟為達到為百姓驅鬼除魔,保民平安之目的,在東、西、南、北、中五方來安立五營,而五營的中營元帥即為中壇元帥哪吒。哪吒的信仰,也因此遍佈全台。高雄道教學院院長沈武義院長〈少年英雄李哪吒的出世背景、英勇事蹟
及其對道教的影響〉:認為坊間開壇濟世的神壇,常常有哪吒太子降乩,顯現童音,應該不是哪吒太子本尊,而是靈界盛傳的九龍太子(金龍太子),或是為報
仇雪恨的龍王三太子,搶奪香火,假借哪吒名相而來。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陳清香教授〈台灣宮廟中的哪吒圖像〉:以為哪吒圖像在臺灣宮廟的表現,可分供像與建築圖像裝飾二大部份。供像多居於宮廟明間或次間主龕的位置,是完整的立體造形。而建築圖像裝飾,則以繪畫、雕塑、工藝等方式陳現,形式變化不一,充分表現出台灣工藝創作的技巧。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班李茂榮講師〈在
象徵理論中的哪吒----一個悲劇的神話〉:從象徵理論論述「哪吒神話」之所以能夠流傳不斷,就是因為信仰者不斷地與這個「神聖」根源相應,所以因而得到
心中意識的轉化,進而完成自我道德實修上的成就。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
士班蔡政惠講師〈《封神演義》中「哪吒形象」的教化義涵〉:深入《封神演義》中根據「哪吒形象」的描繪,如勇於認錯、勇於負責、與明是非辨善惡的行為,探析其所展現的教化義涵。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吳彰裕教授〈中壇元帥
的神靈研究〉:以為哪吒既然成了道教重要神靈後,其傳佈的地區以閩粵為盛,而以今日民間宗教活動來看,台灣南部地區更盛;哪吒神格之提高,可能與閭山
法派有關。蘭州大學一分部文學院副教授胡穎〈吴昌龄杂剧《哪吒太子眼睛记》
本事考中山大學中文系龔顯宗教授〈由〈台南草寮頂太子沙淘宮沿革〉談明鄭末
政變〉:敘述台南沙淘宮以鎮殿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為主神外,雙側又供奉「元漢」、「興漢」兩位元帥,顧名思義,實寓反清復明之旨。保生文化學院吳永猛校長〈法教哪吒咒之探討〉:敘述法教中的哪吒地位,以及法教各種儀式的咒語當中都會用到哪吒咒,因而將法教有關的哪吒咒一一列出,將有助於對台灣
道法二門及民俗信仰。興國管理學院文教事業管理學系黃培鈺副教授〈祀奉中壇
元帥的信仰文化及其發展向度〉:從敬奉及信仰中壇元帥的意義、信仰中壇元帥的民俗文化、禮拜中壇元帥的誠正態度、中壇元帥的威儀與功德、敬拜與信仰中壇元帥的未來展望,而以頌揚中壇元帥的文化發展向度做結論探討之。中國人民
大學國學院詹杭倫教授〈論鄒祗謨詠物詞的「哪吒手段」〉:何謂填詞中的「哪吒手段」?本文從宗教學與文藝學兩端入手,對此問題加以解剖分析。十四篇論文各具角度,擴大了2002年之規模。
兩天的議程,偌大的國際會議廳上下樓間座無虛席,出席場面之熱烈至於閉幕,顯見學界需要宗教界的支持,宗教界更需學界的引領關注,道教民間信仰及學界之對話,正極需有心人投注更多關切的力量。而對於中壇元帥學術研討會之再次舉辦,吳彰裕教授嘗語重心長表示:「一來可見哪吒三太子在民間宗教信仰具有廣大的影響力,二來顯示哪吒奉教人員之高膽遠矚,因為台灣為民間信仰蓬勃之地,各地區廟宇的影響力往往勝過道教會,且各廟宇每年花在宮廟之整建、廟會蘸事科儀,節慶活動之經貴不計其數,各宮廟信徒之捐獻亦為數可觀,但從未見任何宮廟或奉教人員,願意花小錢去發揚學術。如此一來,民間宗教活動便流放於吃拜拜之活動,各宮廟亦隨時代環境而興衰。能著力於學術活動,一來可提高供奉神祇之地位,二來亦有亦延續民間宗教之活力,提振正信正見,保存一點民俗文化之根基。」臺灣道教宮廟林立,信徒又眾,然皆各擁山頭,無法作有效之整合,將哪吒之信仰擴大到整個臺灣道教界,吳教授倒也訴盡道教界之現狀,而柯理事長睿智的舉措,對中壇元帥神祇地位之提昇自不在話下,對整體道教形象之向上超拔,也頗具重要意義。
近年來,宮廟主其事者在擁有廣大信眾之餘,也紛紛與學術界結合,尋求神蹟的科學根據與理論淵源的探索,學者也樂於將相關研究專業為宗教界服務,共同為提昇宗教形象而努力。道教歷史淵源流長,如果將學校的設立當作學術開發的指標,佛教、天主教廣設學校,實非道教能同日而語,難道道教不需要學術科學的論證,難道道教不需要高等的教育人材﹖佛教有許多博士和尚、尼姑,天主教也有許多博士神父、修女,然而道教何如﹖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那一年我們在高雄西子灣舉辦《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

那一個夜晚我還在考試院閱卷,空大方元珍教授來電告知老師走了,頓時腦際一片空白,考生嘔心瀝血的真知卓見,竟然不識一字,於是趕緊收拾細碎,匆匆離開。公車是否忘了發車,或是到站我無視它的到來,祇好穿越世新大學,一路踱到臺灣大學,也忘了從那個大門進出,竟然走進了和平東路二段118巷。此刻腦際纔突然清醒,老師已經沒有在家,是否能夜訪師母?而熟悉的和平東路行人道上有着二位師生並肩散步擘畫「2007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身影,仍依稀如在目前。
2006年夏臺灣學界為慶祝王更生教授80歲壽誕,由郭鶴鳴、蔡宗陽、顏瑞芳、呂武志、劉渼、方元珍、浦忠成、溫光華、廖宏昌等諸位教授發起「2007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委由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廖宏昌在高雄籌辦。個人不勝惶恐,膺此重任,幸蒙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林慶勳院長、中文系劉文強主任和諸位同仁之首肯,將會議之規模及形式交由個人全權處理,讓個人有充分的揮灑空間,實無任銘感;而為了擴大地域之影響規模,於是尋求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中文系林明珠主任、花蓮慈濟大學東語系徐信義主任、國立臺東史前博物館浦忠成館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王開府主任的支持,終於能順利地於6月2日至5日在高雄、花蓮兩地三所大學舉行,感懷之情,溢於言表。兩岸、港、澳、美、日學者之熱烈響應並撰文與會,自是會議成功的關鍵,然而缺乏高雄道德院、張敬國學基金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之共襄盛舉、出錢出力,會議必不順遂,藉此個人也特別感謝三清太乙宗師、林中明董事長、彭正雄董事長;唯如會議幕後之神經中樞王更生教授,亦如其他學者提交宏文,會議場上更是神采奕奕,高談闊論,為學術界樹立至高無上的榜樣,竊以典範夙昔,吾輩小子,誰敢怠慢?
猶記大學四年,與三五同儕,絕像現今年輕的追星族,到處打聽各大學權威教授上課的時間和地點,帶著虔誠朝聖的一顆心,無遠弗至,也從不過問教授是否願意接受旁聽,大大方方,儼然一付教授虧欠吾人是也。臺灣師大、臺大、政大、淡江大學、東吳大學等,印象中是最常落腳之處。1980年秋,吾人又將雙腳涉入外雙溪,慕名的是當時在東吳大學兼課的師大國文系王更生教授,其「文心雕龍」課程,在大學間名聞遐邇,只見王教授在課堂中談笑風生,古代的詩文理論批評已化為簡易的概念,瞭然於胸,在周遊列國的旁聽生涯中收穫最豐,卻也意想不到從此與文學理論結下難解之緣。1982年順利考進研究所碩士班,終能跨校如願拜入王門,資質駑頓,尚蒙吾師不棄,終能完成論文《六朝文筆說析論》,雖非以《文心雕龍》為題,然亦攸關於魏晉六朝文壇之相關議題。
1985年夏取得碩士學位,旋即考上博士班,1987年役畢方能回到校園繼踵求學之路,此間又有機緣將視野延伸至詩話領域,竊以為同門師兄講論《文心雕龍》既精又實,啟齒論列,誠惶誠恐,唯如詩話亦傳統文論之一枝,非稍窺《文心雕龍》思精體大之論,欲入其室,尚不能得其鎖鑰,焉求竟其功乎?因以《葉燮文學之研究》為題問學於吾師,唯其論題不能盡吾師之期待可知,吾師除以異類之目光相待外,或亦祇能祈求個人之造化。1993年春順利通過學位口試,取得博士學位,並於夏天受聘於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黃敬欽教授即命以「詩話專題研究」講授於碩士班,此開臺灣中文學界講授詩話於研究所之始也。
1995 年夏得受業師林慶勳教授之引薦,受聘於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詩話專題」仍延續在研究所開課。2000年冬,教育部核准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設立「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目的在於延續擴大推動中文系長期紮根於清代學術研究的規模與理想,並委由吾人兼任行政綜理業務,至2004年夏請辭行政,凡舉辦過二屆清代學術會議,學界交流層面及規模皆有所展拓,其間更步出西灣隧道、踏過哈瑪星、跨越高雄縣市走向民間,與新營太子宮合辦「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與高雄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合辦「2003 曹瑾學術研討會」,會後皆將論文正式出版,真實地伸展中心的觸角,慢慢地擴大學界的影響力。
跟老師頻繁互動是2000年後的事了,除本次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外,老師還南下參加個人籌辦的研討會共6場,場場提交論文。而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也是個人尋清代學術研究中心之經營模式加以運作,幸能得到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中文系林明珠主任、花蓮慈濟大學東語系徐信義主任的熱烈參與,將一場盛會分三校舉行,讓文心雕龍議題的研討由高雄延伸至花蓮,也讓海外參加的學者飽覽東臺灣風光和世界級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鬼斧神工,此種會議形式和規模,都是中文系成立以來不曾有過的。
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共宣讀41篇論文,切磋琢磨,論辯學習,大師富大師的風範,後學有後學之懇切,熱烈之中不乏真理的探索,激論之中且具自我的反思,孔夫子「共學」之理念,已在3校12場次之研討間流露無遺。該會議尚特別邀請鎮江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錢永波會長、鎮江圖書館任罡館長及鎮江圖書館彭荷成副研究員與會,因為設在鎮江圖書館的文心雕龍資料中心,不僅規模已具,戮力多時的文心雕龍全文數據庫單機版光碟也即將問世,藉此機會向國際上研究文心雕龍的學者報告佳音,實屬必要。王館長與彭女士在大會上即分別以鎮江文心雕龍資料中心為題,從不同側面論述中心成立之構想及企圖心,無論新知或舊識皆為文心雕龍能有此研究中心感到驕傲和欣慰,而獨具隻眼鼎力奔走於各界以促成中心成立之幕後功臣,正是錢永波會長,對其深耕本土傳統文化優勢之伯樂性格,實有足為外人道也。
吾師王教授除《文心雕龍》養成教育對吾人專業培養有莫可言喻之意義外,其內方外圓之性格特徵,雖夙昔典範,難能企及,乃今百未盈一,猶有所待。適逢吾師八十歲壽誕,能擘畫籌辦「2007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自是畢生難逢之機緣與福份。誠摯感謝吾系劉主任及同仁之寬容,也謝謝王門師兄弟的抬愛,大會雖乏祝壽之名,乃有祝壽之實,雖經費募集不易,午夜夢迴,焦慮難寐,時而或有,竟至浮現輟棄籌辦之念頭,唯如慮及大會意義非凡,尤其是對吾師以《文心雕龍》研究為職志之學者言,自是欣慰莫名,如此中輟,又有何顏面見吾同儕;隨著時日逼近,新朋舊識,齊聚一堂,卻如雨過天青,乃不知昔日眉頭何以不展。會議除共同的議題外,溫馨的晚宴中,彭董事長細數與吾師之深摯情誼,感人肺腑;東台灣浦館長偕同原住民朋友的天籟之聲,且將餐廳當山谷原野,至今仍迴盪耳際,非慶祝吾師壽誕,鄒族王子或不至於放下身段;而吾師也大展歌喉,一曲「水調歌頭」,聲情俱佳,不啻專業歌手,諒大蘇為之動容,小鄧也必為之驚聽耶,晚宴也在吾師歌聲中不捨的暫告一個段落,而此次會議終將是個人2002年以來籌辦12場各類型研討會中最具意義之一場。
(2010年8月上旬日修訂)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起跑點的迷思與分流教程對通識教育推動之影響

教育部在現階段大學教育的過程中窮力猛推通識課程,無非想在大學教育強調專業化的學習過程中,也能培養一個知識份子對社會應有的關懷,及對現代科技社會應有的人文思維。然而立意雖然良善,其心卻十分可憫,何以如此?若要掩耳盜鈴,以駝鳥心態面對現行的大學通識教育,師生共享營養鐘點與學分,何樂不支?但對於一位稍具理念之教師而言,面對中小學至少已形塑十二年之大學生,又如何巧手回春? 現今大學通識教育推動的過程及效果,如非教學現場箇中的教師,真莫能道其萬一,究其原由,無論教育體制、教師、家長、學生皆有反思的空間,而構築的環節中,「起跑點的迷思」與「分流教程」二者對大學通識教育推動之殺傷力最大,而造成如此現狀之原因,又源於全民缺乏「全人教育」的理念。是以在前賢論述的基礎上,重提「全人教育的內涵」以為綱,剖析「起跑點的迷思」與「分流教程」以為目,廣徵各級教學現場及社會現象,作為教育部通識教育推動檢閱之參考。

一、全人教育的內涵
現代社會分工細密,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殷切,大學教育也愈來愈著重專業的訓練。大學課程的專業化、專門化似乎是必然的趨向。然而,大學的功能價值並不一定等同於大學的教育理念。近十年間,隨著偏重專業訓練的流弊愈加擴大,通識教育也更受到各國教育界的重視,普遍被視為發展全人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今日海內外的大學院校無不積極投入通識教育之改革發展,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融會貫通不同領域知識的能力,期望能造就出理想品格、備具文化識見和人文關懷的現代人。其實早在Aristot|e ( 亞里士多德 ) 就曾提及博雅與高尚 (Liberal and noble ) 的教育模式,這正是『通識教育』的理念和目標。
近一二十年來,教育界屢有提及全人教育的主張,然而何謂「全人」,似乎尚未有一致的看法,大略言之,教育學界的「全人」概念,是衍生於心理學,近人謝水南曾提及:「心理學家卡克夫(R. R. Carkhuff)倡導『全人』(the whole person)的心理學研究取向,認為人是一個『心理—生理—社會的整體』(a bio-psycho-social unity)不可分裂、不可分割,否則觀察不到人的全貌。將心理學『全人』概念引用到教育上,即是『全人教育』(wholesome education),意即『健全的教育』、」『完整的教育』。」 心理學常從「功能」的觀點來理解人,自我實現的目的即是使人的功能充分發揮,其特色是從心理的整體性來看人,視人為一不可分割的有機體,此一有機體的各項功能與結構,彼此相互為用,任其發揮正常效能,即可展現建全的人格;而人之自我實現價值,則是全人理念中重要的一環。
將人視為一不可割裂的整體是教育心理學高明的立論,但從功能的角度來看人類,要求逐一滿足人類心理的需求,以充分發揮人的功能,人將淪為某種工具,此工具在社會中即使能夠良好運作,發揮其有利於社會的最大效能,亦即所謂的「自我實現的理想之追求」,然而自我為何有自我實現的需求?自我實現的意義為何?何謂自我實現?是實現自己理想中的職業、地位、財富,抑或皆可?而至為重要的還在於到底自我是什麼?或者「人應當是什麼?」、人性究竟是什麼?從心理學的角度是難能取得解答。如果不瞭解人性,祇瞭解人的心理,將心理等同人性,其間相去甚遠;不瞭解「人應當是什麼」,又如何能夠探討說明全人教育?
是以依循教育學界心理學的看法,討論發展所謂全人教育,並不足以彰顯出人之為人的真正特質,依這種「全人教育」的理念所展開的通識教育,它的範圍可能太廣,但是它的內涵可能太淺。固然教育的理想在塑造理想的人格,然而這種全人教育的理念,是會隨著人類的生活世界的擴展而不斷增添教育的內容,甚至祇要想像得到的主題,都應被納入全人教育之中,全人教育的理念如果如此無限上綱,全人類豈有完整之人?但即便實踐了此種教育,至多也祇是成就了有教養的人(educated person),就像古代士人之學習六藝,習得禮、樂、射、御、書、數的士人不應就是完整的人?為何孔子尚對弟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如果全人教育的目的祇是為成就身心健康、博學多聞之有教養的人,則隨著目的的達成,人的需求日新月異,吾人勢必又會重新墜入無底的深淵,因為天下的知識學問何其之多,對人類而言何者可略而不要,究竟學習多少學問方能稱為「人」?其範圍將何其寬泛。況如一位所謂有教養之人的價值,一定高於一位未受過教育甚至目不識丁的人?這豈不是一種知識的傲慢?其內涵太淺可知﹔是以做一個「全人」,應先以做「人」為立足點,如果不懂得「人應當是什麼?」又如何奢望其成為「全人」?
是以全人教育,不應以學習的範圍為考量,而當以如何踐履人之所以為人而非其他動物的基本特質為目的,課程內容的設計需緊扣反思「人應當是什麼」為依歸,這樣的全人教育才會展現教育目的的價值理想,以如此的理念設計通識教育課程,它才會具有一致的中心思想,通識教育才能落實在「教人」而非「教學」之上,使其發揮足與專業教學分庭抗禮的重要性,甚而突顯出凌駕其上的地位,因為只有通識全人教育理念方能實現教育的真正理想。然而這項榮耀不是任一科目所能獨擅,但任何科目的教學其時都有踐履此全人教育理念之可能,祇不過通識教育課程聚焦全人教育理念,有更權威性的位置和理由來完成實踐此一目標;也因此通識教育課程有別於專業課程,任何以通識教育開設的課程都必須回歸到全人教育理念之上,而非專業知識的深化。
現今通識教育都在大學階段實施,似乎大學生才須要接受通識教育,其理由除了大學生的年齡正是理性發育成熟的時期,最適宜進行通識教育外,也有人認為通識教育的主要目標在於培養學生廣博貫「通」的知「識」,亦即以知識的學習為主,而知識的學習需要以理性為基礎,因此通識教育就祇適合於在大學階段實施。諸如此論皆似是而非。如果吾人認同通識教育是全人教育的理念,則中學時代未必不能進行理性的學習與探索,而離開大學殿堂之後也未必不便於、或不必要進行通識的學習。 事實上,歐美許多國家的通識教育都奠基在中學時期,科學家愛因斯坦的通識教育基礎就是奠基在瑞士的阿勞高中。而在台灣,中等教育的階段實際上也不乏社會、公民教育及音樂、美術、工藝等美育課程,祇不過社會價值觀扭曲了教育的本質,除了聯考考試科目外,其他科目最好連裝點門面也可省略,通識教育似乎不在中學階段紮根實施,其實不然。大概台灣之不重視通識教育其來有自,一是升學壓力,各級學校的教學一切以升學考試為目標,以至中學通識教育不被重視;二是家長要求子女,不是考上一流大學,即是重在職技課程,以方便於就業。在此大環境下,通識課程自然變成可有可無的點綴,大部份大學畢業生除基本科系的專業知識外,對其他領域所知甚少,尤其在人格發展上缺乏道德認知,現實生活中根本毫無道德實踐的能力。其對人生的茫然,對美感的貧乏,對使命感嗤之以鼻,在其心目當中關懷的祇是金錢、名望和權位,對國家社會的參與興趣索然,甚至對各項生活上的問題都沒有面對及解決的能力。這就是不重視通識教育所產生的惡果。
台灣歷經數十年的民主洗禮與經濟發展,由於連年選舉,政治人物幾乎佔領了各種重要的舞台,諸多政客既沒有正確的宗教信仰,也沒有人文藝術的美感,缺乏生活品味,尤其道德低落,「人應當是什麼?」且不論知曉與否,卻又附庸風雅,實乃最庸俗的一群,卻又盤據舞臺的要津,吸引最多人的注目,甚至成為一般人心目中的偶像。試問幾十年來,台灣政壇出現幾位百姓稱道愛戴、留芳名於後世的政治家。再者工人無數、工匠無幾、工程師闕如;「老師」隨處聽人喊叫,任誰也不知「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最不可赦者,乃有一小撮為人師表者,為取悅學生,大施角色扮演,其為男性裝扮成童話中的白雪公主、電視諧星豬哥亮,其為女者扭腰擺臀、熱褲網襪、濃抹胭脂,課堂上大跳熱舞,假讓學生輕鬆學習之名,行作賤師道之實,師道淪喪無以復加,在上位者卻擊節稱賞,頌之以傑出教學獎項。這樣不正常的現象,追根究柢,還是要歸因於各級學校缺乏通識理念,未能培育出全人格、全方位的學生,以至錯亂角色,踏入社會或進入職場所見多是科技人、匠人,雖當下也曾叱吒風雲,卻鮮見領導群倫的領袖典範,甚至留名青史,讓老百姓永遠懷念。大凡談吐、思辨、美感、創新、器度、識見、反思、豁達、前瞻與融匯貫通,皆是通識教育之主體,高瞻遠囑的識見、豁達無私的胸襟、光風霽月的節操、穩重從容的決策、溫文儒雅的談吐、進退有度的舉止,都沉潛豐富的人文思維;試想文學的美感、哲學的思辨、歷史的殷鑑、藝術的創新、語言的溝通、宗教的覺悟與關懷,何者不是領袖典範應該具備的素養?不可否認專業技能是獲得職業先決的條件,然而在取得工作之後,能否超拔群倫、獨領風騷,則重在人文素養的優勢。所謂科技來自於人性,創意來自於人文,而通識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兼備人文與科技的知識領域,避免偏於一端之全人教育。
通識教育是現今大學課程重要的一環,大學教育的理想是要求學生一方面學習專門化的知識,朝向學術的深度發展;另外一方面,亦培養學生建立作為公民、作為知識份子對人文社會應有的關懷,及對現代科技社會應有的瞭解。在大學課程設計中,前者由主修課程負責,後者則透過通識教育達成。因此可以說,通識教育是一個完整的大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份,其旨在培養學生具備思維能力和意向,以理解人類及現代社會所關心的問題;它注重全人教育,而非專業培訓。通識教育的目標應在引導學生拓展廣闊的知識視野,認識不同學科的理念和價值,提昇對人類共同關心問題的觸覺,建立判斷力及價值觀;理解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和融匯發展的可能,以及發掘終生學習的潛力。至於對道德倫理有嚴肅的認知,提升對藝術的品味能力更不是一日之功。因此,通識教育不僅要在大學中認真推行,甚至在中、小學課程即應該納入,期使學生從小就養成恢宏的氣度,具有廣博的知識。 如果我們的國民都能受到正常的通識教育,不僅可大幅提昇我們的人格品質,也可使國人在國際中受到尊敬。

二、起跑點的迷思
為人父母者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於是密集地讓其學習各種才藝,注重小孩感性剌激作用的學習理論,是行為學派增強(reinforcement)學說的主要論點,大概可歸屬於美國賓州斯金納Skinner的行為學派學說。 行為學派始祖,Skinner生於1904,生長在賓州Susquehanna一個純樸農村,父親是執業律師。童年的經驗及卡通的靈感是行為學派學說理論的啟蒙,曾風雲心理學界20餘年。
父母是形塑孩子的推手,在台灣克寧奶粉的一句廣告用語:「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讓大部分的父母用盡心思將不同的養分澆灌在孩子身上,只要坊間號稱最棒的、最精緻的、最補的,經濟許可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此廣告用語在教壇上潛在之影響真如烏雲蔽日,舖天蓋地。其在父母、孩子身上者,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未來競爭力不夠,如經濟許可,幼稚園即讓孩子研習多項才藝,還盡其所能在各方面讓小孩「先跑一步」,雙語學習、國字書寫,不一而足。小學更緊鑼密鼓,美語、國語、數學為其大宗,「讓孩子在小學學完國中三年英文」之聳動標語高掛在學校週遭,補習業者與家長合作無間,全力衝刺,童年寒暑假的快樂時光也祇能耗在下學期課業預備之上,年復一年。何以如此,因為明星初中早就巧令名目將升學資優班化身為美術班、音樂班或體育班,否則淪落常態班、二段班、放牛班,永世不得超生。如此擠進窄門,而「先跑一步」的名言更變本加厲,國中基測不考的科目如美術、音樂、工藝、公民與道德、體育等皆棄置不顧,孩子披星戴月不見天日之日子正慢慢習慣中,因為此種生活必須持續到考上理想的大學。此間孩子只須用心於書本,往返於學校、補習班與溫暖的家,古人所謂灑掃、應對、進退或人情事故,與我何有哉;而另一方面,也因為升學競爭,教師也背負學生、家長、學校沉重的升學壓力,只能以考試升學為主流,非升學考試作必要的冷處理,究其教學方式,則基礎概念一任丟棄,捨易就難,因為諸多孩子已「先跑一步」,教師為求滿足「先跑一步」之孩子,按部就班學習之眾多孩子,也就如此活活被犧牲了;而其考試題目鑽牛角尖附加九彎十八拐,務求小學應具初中程度,初中應有高中水準,高中更是睥睨大學,必將學生訓練成龍中之龍,而我才是古人稱道之「嚴師」。學校單位卻也只能「從善如流」,默認此種「嚴師」存在,順應民情巧加配合。然而果真「三歲定終身」?認為「先跑一步」,就一定先抵達終點,殊不知揠苗助長,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反而給予過多或超齡的學習與壓力,忽略孩子的能力、興趣與意願,更多孩子在興趣索然或過度之壓力下,也只能無奈地提前放棄英文、放棄數學、放棄學習,日前教育部將原先提前至小二之美語課程調整延後至小五之舉措,大約如是之故。因此在過去十幾年的教改中,社會上許多人期待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讓孩子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竟然在教育專家、教育單位以及溫和慈愛的父母親聯手摧殘下,繼續享受壓力,繼續讓全民分攤教改失敗的後果。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是許多現代父母的信念。為了「先跑一步」及早作準備,諸多孩子被迫提早結束無憂無慮的童年,這是一種競爭力的迷思。其實孩子的成長就像大自然的四季變化有其律動性,在身心尚未發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識或技能的階段時,提前學習往往效果有限,造成更多學習障礙,甚至傷害孩子的心智,以至自我放逐、放浪形骸 也時有所聞。再者,起跑的快慢早晚並非輸贏唯一的條件,起跑的再快,姿勢再優雅,沒有跑到終點也是枉然。同時人生跟賽跑不同,人生的價值具多面性,輸贏之意義不一,絕不像馬錶計時之單一選項,即便輸贏很重要,跑的過程更是重要,如果眼光只放在終點,往往也會丟失人生最有意義的部分,如果只強調贏,孩子在衝刺到終點後回頭一望,或許發現除了虛名已一無所有,因為親情、友情、愛情都需要人性、時間去灌溉,相較於「贏」更形重要。何況學校只能給畢業證書,而不能保證就業,取得高學歷、好成績,不是競賽的結束,離開學校無疑才是競爭的開始。父母除了在乎外在的分數、學歷、學校之外,對於孩子內在的智慧、美德,快樂、健康與否等等,更需要關心。何以如此?因為在整個大環境裡,物質已經是唯一價值標準的社會,坊間充斥加冠晉祿之秘笈和快速致富的偏方,媒體誇張報導的是豪宅、奢宴和百大富豪排行榜,企業在乎的是更大的規模的利潤追求。「如何賺錢、賺更多錢」成為現今社會最重要的議題。只是,百年樹人的教育意義和理想,也要隨波逐流屈服於世俗的蹧踏?讓人性、品格、人生的價值與意義都與世沉淪?
環顧當下,過分強調物質價值觀與職業分貴賤的社會,迫使吾人接受套裝的人生與追求物質成就,也扼殺學校教育本質之踐履而去追求升學表現。也許當今社會真正需要的是確立「多元價值」的觀念,也即是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之理念,在尚未確立「多元價值」觀念之前,錯將「多元學習」作為教改的核心,種種變相的面貌方才紛然出籠。孔子曾在「性相近」的基礎上,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在「才相殊」的基礎上,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認為人的「才」既有優劣之分,在教育現場,就不得不顧及此一差異性,因此「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對於天份較高之孩子要因勢利導,使其開創未知的領域;對於天份較低的孩子要循循善誘,使其欲罷不能,將潛能完全發揮。孔門四科 各得其所,正是在其因材施教的方法誘導下之成果,而值得正視的是一些才能不高之學生如曾參 ,也能在道德學問有較高之成就。而「才相殊」也體現為每個人都有其最適合的活動領域,社會每個角落都需要有人在各行各業用心經營,才能讓社會良好的運轉,此亦即多元價值觀確立之始也。當每個人都追求同一種價值與職業時,社會就會畸形發展,耗盡資源在沒有生產力的競爭之中。升學重要,但不能放棄教育;提升孩子的生存能力重要,但不能揠苗助長;謀取高薪的職位沒錯,但要適性而為;賺錢沒錯,但更重要的是要學習讓錢產生意義。

三、分流教程
分流教程是指在制度上對不同受教育對象,採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而言。分流教育不僅在教育的形式上(如名稱)不同,而且在教育實施上(如課程內容)有相當程度的差異。現今多數國家為推展「適性教育」,並配合經建發展需求,在中等學校以上普遍實施以能力、興趣、或性向為基礎的分流教育體系,如特殊教育與一般教育體系分殊,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體系分途。台灣現制的高級中等學校系統分高中、高職,高等教育系統分一般大學、師範校院、科技校院、專科學校,即是當今分流教育的現況。
分流教程規劃的著眼點,在透過選擇的途徑使每一個人各依能力、興趣、性向接受其最適切之教育,一方面可使每個人各展其才、各有所用,另方面政府也可據之充分運用有限的教育資源。立意良善,值得稱許,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級中等學校分流系統的適切性無疑是爭議的焦點,台灣高中、高職強迫分流的教育體系原本是為了經濟目標而建立,雖然從一開始便忽視正常的教育目標,其在早期也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可言,然而近十餘年來,高職教育的經濟效益日漸低下,科技校院學生來源也可以是一般高中生,而非高職學生所獨擅。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經濟與人才需求水平提昇,高職教育逐漸流失競爭力,其比例已接受市場的調節,大幅降低。然而一般高中實施的文理分流,正如惡夢猶酣。
目前學生普遍反對不分流,一般認為太晚分組,壓力更大,因為分組太晚如果發現興趣不合或能力不足,換組重來可能為時已晚,因此建議高一下或高二就要分組者大有其人。其理由在於高中三年的時間相當有限,應當讓學生全力衝刺自己渴望學習的性向課程。高中生除指考及學測外,尚須維持每科學分及格(方能獲得文憑而畢業),時間控管極其不易,於是認為全能的人極少,即使學得比較簡單,也不一定能全盤吸收,最後將落得樣樣通、樣樣鬆。何況對於自己被迫學習沒有興趣的科目,總認為是不具意義的。而對於高一、高二不分流,一般老師大皆肯定其立意合乎理想但實踐不易,如何使學生兼具科學能力與人文素養,又能讓學生擁有更長的嘗試時間,實際上又陷入魚與熊掌如何得兼的思考。
但也有人認為:一個國中畢業生尚無法清楚掌握自己的興趣與性向,若在高一升高二時(或更早)便貿然使其分流,弊多於利;教育部有意延後高中文理分流的時間點,即立基於此。教育部在修訂課程綱要的初始,原意是要延後至高三才分流,然而此舉卻引發部份人士的反彈聲浪,認為對資質比較好的學生或許沒有太大差別,但對資質中等甚至較差的學生並沒有好處,不僅使學生失去多元發展空間,更無法有效落實讓學生適性發展的目的。
對分流的看法無論學生、教師、家長之觀點、立場,皆言之成理,但都圍繞在分流之時間點上,似乎教育進行過程一定要分流施教,祇是時間點早晚的問題。其實談任何事或物,如果背離其本質、目標,所論必然不着邊際,內容必定似是而非。大概前述分流教育最大的盲點是避談教育本質、目標,只談經濟效益。延緩分流、廢除高中文理分流或增訂通識教育,無疑皆是達成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然而教育終究應回歸教育「充分發展個人潛能」的本質,正確的教育應首重教育的本質性目標,以充分發展人的才性,培養健全人格為第一義。因此,如何做到兼顧整體國家教育的本質性目標與個人發展需要,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2008年12月10日在「第2屆全國通識教育發展會議」中,學者大談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前教育部長鄭瑞城也表示,台灣教育工具化、通識教育跛腳,加上升學主義作祟,讓98課綱通識化遭受阻礙,未來除非能打破升學主義的迷思,社會的多元價值成為主流,否則很難達成。教長之言果然一針見血,現階段教育千瘡百孔,孰人不知,然而知而難行,實際上也透露教長三分無奈;教改十年,李遠哲先生也不得不承認教改失敗,教育又是百年樹人之良心事業,立竿見影不易,政黨政治,又務求速效,教育部能使力的,大概也只能在現階段教育千瘡百孔不變的原則下另起爐灶,戮力在形式上求新求變以追求業績,經營大學宛如經營大賣場,教授像極售貨員,必須提供顧客售後服務,必須接受顧客的滿意度調查,總體排名相對前列者給予彈性薪資獎勵,總體排名相對落後者則密件約談,日後升等必受影響。少數為求衝高滿意度者,則挖空心思,課堂上輕鬆授課,無慮相關與否之音樂、光碟充斥課間,任其學生愛理不睬,請喝飲品者有之,期末禮券摸獎者有之,課後高級餐廳飲宴者有之,怪招出盡,祇求迎合學生膚淺的心靈,祇求學生對吾人有高滿意度。古人云:「嚴師出高徒」;「師嚴而後道尊」,古今之師,豈有異哉?古時宰予晝寢,孔子嚴加斥責:「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乃今之師祇能視而不見。或許教師在其自身受教的過程教育現場早已如是,其淪為教書匠而不知,焉能求其知曉教育本質、目標之存在?師道淪落至此,夫復何言?不變的是……中學訓練如何升學,大學訓練如何取得職業,甚者教育主管依舊避談教育本質、目標。在如此大環境下,教育部在大學窮力猛推通識課程,學生心目當中的營養學分在中學階段早已根深蒂固,會因考上大學頓悟通識課程之重要性?教長大嘆「台灣教育工具化、通識教育跛腳」,良有以也。
而隨著升學主義應運而生的負面效應,除了大學通識教育窒礙難行外,個人潛能遭受壓抑,人格發展遭到扭曲,人類的「善端」受到壓制,性惡因子勃然播散,猶如暗夜襲捲大地,吾土吾民將墜於萬劫不復之深淵。因此,如何扭轉乾坤,破除教育陳舊,濟沉淪於未遠,實有待過人目光之哲人再現,終不能因瘢痼糾葛而無奈呻吟,或模糊要點,或轉移焦點,橫生不必要之枝節,浪費民脂民膏,雖似戮力以赴,然猶隔靴搔癢。2004年4月19、20日,教育部於台北市市立師院召開「全國高中教育發展會議」,諸多學者提出「以大量選修代替分流」之主張,強調開放多元課程的探索領域,普及通識課程,鼓勵學生參加社團活動,從學習中找到興趣、建立自信,方能符合不同資質學生的需要,激發個人潛能,所謂「適性教育」之推展莫過如斯。而此共識亦頗得眾人認同,因為文理並非不能兼容,分流也不是以學生為第一考量,而在社會需求規劃下,台灣又因升學競爭,教學過程包含教學、課程、評量、升學四個階段,升學一項又獨佔鰲頭,課程設計與學習選項完全依附升學考試方向,而忽略了「學生才是教育主體」的觀念。
「以大量選修代替分流」的工程浩大,牽涉整體教育制度之改革。在觀念上,務必確立社會的多元價值成為主流,即如德國是一個講究技術的國家,學歷高低並非人才選擇唯一的依據,而技術的優劣良窳更是決定的憑據,一如一位技術精良的汽車師傅所得到的尊重與薪資並不會少於大學任教的教授。加上德國人的民族性向以追求自我技術之提昇為傲,然而「科技源於人性」,優良的技術必須根源於深刻人文的認識與思考,升學反而重在人文藝術思想的追求。台灣的分流制度,只是希望藉由人為加工方式來取得競爭時的優勢,事實上並無法對資賦優秀的學生給予真正幫助。加上錯亂的社會價值觀及混亂的高等教育擴張制度,造成台灣學生盲目的追求高學歷的虛名,甚至抹煞了教育的本質和目標。或許當我們在思考台灣教育制度的未來時,不妨參考一下德國分流教程的制度及追求自我完美的技術培養!而在制度上,唯有在班級解構後,才有可能去做選修,如何將班級的建置從傳統制式校園中解構出來,朝向一個良好的、開放的學習環境。而在班級解構之後,諸如導師制度、教室空間、經費編列等重置,將為中學帶來一次「空前」的衝擊,如何因應對策,自是當務之急。
四、結語
教育部在大學窮力猛推通識課程,有其合理性,但是推動過程近乎窒礙難行,究其原因,恰是中學六年除卻升學考試科目方是「書」外,其餘皆是裝點門面,加上起跑點迷思之揠苗助長和分流教育的流衍分佈,大學生心目當中無疑也僅能鍾情於專業科目。因此,重新思考「全人教育」的理念即至關重要,個人以為:「全人教育」應以如何踐履人之所以為人而非其他動物的基本特質為目的,課程內容的設計需緊扣反思「人應當是什麼」為依歸,這樣的全人教育才會展現教育目的的價值理想,以如此的理念設計通識教育課程,它才會具有一致的中心思想,通識教育才能落實在「教人」而非「教學」之上,使其發揮足與專業教學分庭抗禮的重要性,甚而突顯出凌駕其上的地位。蓋理念不清,通識之意義不明,教師隨意拼湊施教,其禍害更烈;再者,破除起跑點迷思,廢除高中文理分流,將通識全人教育的理念向下延伸到中學,並施以大量選修課程,開放中學生興趣選修權,接觸多元的價值探索,讓學生在思索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因此,量的增加除了有利於學習內容的均衡發展外,透過此一機制,大學生習慣於多元學習,通識教育方能在大學分流教程中立足,通識課程才能擺脫營養學分的形象,得到實質的重視,以此為基點,個人的生活素養、品格教育、生涯發展及生命價值等教育內容方能順勢而為,更多學識與品德兼備的公民方能日益增長。教育是百年樹人之良心事業,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手段,如能備具破釜沉舟的決心,中華兒女必能擺脫晚清以來信心不足、弱病不堪的形象。
(本論文於2009年4月25、26日上海大學中文系舉辦之「2009年通識教育之現狀與未來國際研討會」宣讀,2009年11月17日修訂)
參考文獻
劉源俊,〈從終身教育看教育分流──析論高職改為高中之議 〉,《教改通訊》第10期,頁17-21
郭朝順,〈從哲學人類學看通識教育中的「全人」理念 --以馬克斯.謝勒(Max Sheler)的《人在宇宙中的地位》(Die Stellung des Menschen im Kosmos)為基礎〉,《第一屆通識教育論文集》(元培技術學院),頁145-160,2001、07
謝水南,〈全人教育〉,《研習資訊》9卷2期,1992
黃壬來,〈全人教育的再思考與師範教育的發展取向〉,《國教天地》113、114期,1996
詹棟樑,〈哲學教育人類學的新課題〉,《國立編譯館館刊》25卷1期,1996。
張光正、呂鴻德,〈管理教育典範移轉──全人教育觀點〉,《管理評論》15卷1期,1996
陳正凡,〈從「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看馬克斯謝勒的哲學人類學〉,《國立編譯館館刊》24卷1期,1995。
黃俊傑,〈台灣各大學院校通識教育實施現況〉,《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 》1卷1期,頁183~224,2006、07
江宜樺,〈從博雅到通識:大學教育理念的發展與現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4 期,頁37-64,2005、0 9
趙金祁,〈通識教育理念淺釋〉,《南華通識教育研究》創刊號,頁1-8,2004、03
王道還,〈也談通識教育〉,《科學月刊》0214期1987、10
王九逵,〈從高中微積分到大學微積分〉,《科學月刊》0287期 1993、11
馬志欽,〈我對全方位通識教育的看法〉,《科學月刊》0290期1994、02
林孝信,〈當前通識教育的瓶頸〉,《科學月刊》0301期 1995、01
劉廣定,〈不重教育品質,何有學術卓越?〉,《科學月刊》0350期1999、02
陳國成,〈建議大專院校三學期制〉,《科學月刊》0324期1996、12
沈石,〈德國的分流教育〉,《中國時報》2006、05、23
洪蘭,〈沒有 "輸在起跑點上" 這回事〉,《民生報》, 2004、07、11
黃俊傑,《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1999
Max Sheler陳澤環、沈國慶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高宣揚,《哲學人類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1979). Harvard University. Report on
the core curriculum. Revised, May 1979, P.1.
Harvard Commission on the Objectives of A 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1996).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G.E. (1988). The mean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atania, A.C.(1987). Some Darwinian Lessons for Behavior Analysis 【Review of the Eclipse of Darwinism】.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47, 249-257.
Catania, A. C, Mathews, B. A. & Shimoff, E. (1982). Instructed Versus Shaped Human Verbal Behavior:Interactions with Non-verbal Responding.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38, 233-248.
Skinner, B. F. (1984). The Evolution of Behavior.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41, 217-221.
Skinner, B. F. (1990). Can Psychology be a Science of Mind? American Psychologist, 45, 120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