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系主任的話

其實站在行政的立場我不太喜歡系刊或班刊,因為系上財務並不寬裕,每年籌措經費時,總在捉襟見肘之餘還要省吃儉用,記得以前讀大學時也曾經和同學辦過班刊,但經費是班上同學繳的班費,也不知道那個時候開始本系的系刊必須由系上擔付經費。祇是面對孩子主動的付出與經營,眼看系刊雛型已具,當然還是要支持的。
或許我心中另有一個期待,我希望有這麼一個刊物,它能聯繫在校的大學部學生、碩博研究生、老師,畢業的系友、退休的教授,祇要你待過中文系一天的中文人,你就是此一刊物永遠寄發的對象,也是報導的對象,此一刊物它在一年之中總是多期、按時地寄送到你手中。它有在校生生活的訊息,它有畢業系友闖蕩天下的酸甜苦辣,它有老師各式各樣的資訊,它有退休老師的近況。無論系上師生榮譽榜,或系上小大的活動,甚且師生結婚生子也好,為人公婆也罷。歡欣的、喜樂的、悲哀的、傷感的,有報導也有採訪,有關懷也有分享,讓一個人的歡喜廣為散播,讓一個人的悲傷大夥分憂。如果刊物印刷的經費短絀了,我們也可以集資,或是開個專用的劃撥帳號,讓發心的系友可以樂捐,一萬不嫌少,一元也不嫌多。如果有人發起,尾牙也可以在文院辦桌,小孩彌月也可以在文院請客,那天誰中幾億元的樂透,捐一棟中文大樓給母系,也不無可能。否則,平時大家各忙各的,缺乏溝通平臺,校慶到了或為了業績進行募款,方才發動校友,誰擔任系主任誰倒楣,也太現實了罷,即使中了樂透誰也不會想到老死不相往來的母系。這就是我心中的期待。
雖然系刊不是我心中的期待,然而本期內容卻相當多元豐富。「人物專訪」及「校友專訪」佔了極重要的篇幅,這些被訪問的師友,在工作崗位上都有非常傑出的表現,絕對是同學學習的榜樣;在靜態活動、動態活動方面,也如實地一一譜出年青人的活力與多采多姿的生活。其中對「迎新」的報導,是我長久以來關注的活動之一,但看在我眼中還是有所缺憾的,倒不是活動安排或地點的不恰當,而是活動傳統以來都是二年級迎一年級,費用是二年級繳多些一年級繳少些,由於活動地點都在外縣市,一年級繳的款項也總要八佰、五佰不等,三、四年級學長姐不參與。我暗地思量,一年級新生被迎還要繳錢那是那門子的事,怎麼不二三四年級學長姐共同均攤費用來迎一年級新鮮人,讓一年級新鮮人樂活地不用繳費,待四年級要風光畢業了,一、二、三年級聯合舉辦個盛大的送舊,讓學長姐也能不繳費能參加一個風光的Party,豈不皆大歡喜?現在問題就在於每年的送舊也都零零落落,「迎新」與「送舊」多年來總該有解了吧!還是仍然要依襲以往?
我想自發性的編輯活動是很辛苦的,沒有任何工作津貼,又必須犧牲課餘的時間,在正副學術長及各組組長的感言,似乎聞不到一絲怨語,反而透露出為人處事的生活哲理,也許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罷,恭喜大家!指導教授當然辛苦,內容的價值皆存在於指導教授一念之間,我謹代表系上的師生深深一鞠躬。雖然盡善盡美不可預期,但它是可以追求的,當全校每個角落掛滿追求卓越的旗幟,理工的思維是「至於至善」,我還是肯定老祖先「止於至善」的人文關懷。與大夥共勉。
歲次辛卯姑洗晦日 廖宏昌序於西子灣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世纪龙学,千年文心——武大《文心雕龙》百年研究硕果累累

世纪龙学,千年文心——武大《文心雕龙》百年研究硕果累累
2011-04-06 08:29:46 来源::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珞珈。3月26日至27日,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武汉大学文学院和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在樱花烂漫的珞珈山联合举办了“百年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一次年会”。珞珈学人对有着“百年龙学”之称的《文心雕龙》研究,作出长达一世纪的独特贡献。
26日早8:30大会开幕式举行,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建中先生担任主持。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会前专门会见出席会议的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长、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詹福瑞;副校长黄泰岩到会并致辞,代表学校向到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随后,詹福瑞教授致开幕辞,武汉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刘礼堂教授、台湾淡江大学颜昆阳教授也相继致辞,上海师范大学曹旭教授更是登台赋诗,以贺本次会议的胜利召开。
本次会议参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共一百余人,收到学术论文八十余篇,会议以“百年龙学:时序与通变”为主题展开,围绕“大师/经典”、“校勘/译注”、“美学/文论”、“范畴/文体”和“地域/流派”等子题进行讨论。开幕式之后为大会发言时间,会长詹福瑞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左东岭教授任主持人与评议人,相继有罗立乾、杨明、何懿、廖宏昌、方元珍、陶礼天、吴艳和李建中等学者发言。26日下午专家学者们在三个分会场中进行了小组发言、讨论。27日上午由上海师范大学曹旭教授、山东大学戚良德教授主持、评议,颜昆阳、杨星映、孙蓉蓉、涂光社、李春青、黄伟伦、张开炎和高文强等学者进行了大会发言。会场学术气氛浓厚,专家学者发言、讨论积极踊跃。会议最后,由辽宁大学涂光社教授主持各小组代表作了学术研讨总结报告;学会秘书长陶礼天教授作理事会工作报告;学会常务副会长左东岭教授致闭幕辞,大会圆满结束。
此次龙学盛会汇聚和展示了近几年来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龙学专家和龙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术论争和平等交流的平台。学者们聚会珞珈山庄,回望百年龙学的兴废崇替,总结龙学百年的会通适变,这对于进一步推动龙学研究乃至整个中外文论研究,促进龙学乃至中国学术的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文心雕龙》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围绕这部著作展开的学术研究被称为“龙学”。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始于1983年,其成果代表了《文心雕龙》研究的学术前沿。国学大师黄侃曾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高师讲授《文心雕龙》,他的《文心雕龙札记》被视为“百年龙学第一经典”,其中有11篇便是他在武昌高师的讲稿。20世纪上半叶黄侃先生“导夫先路”,刘永济、朱东润、刘绶松等名家“筑其重镇”,20世纪下半叶刘纲纪、吴林伯、王文生、罗立乾等学者“踵事增华”。进入21世纪,李建中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在《文心雕龙》及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和教学领域独树一帜。龙学研究的百年历程,与武大有着不解之缘。(刘金波 高文强)
http://ssroff.whu.edu.cn/2011/0402/401.html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廖宏昌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廖宏昌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 作者:文学院 点击数:425 更新时间:2011-04-01 10:00 ]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廖宏昌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本网讯(通讯员谢凯波)3月29日晚,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廖宏昌教授应邀来我校,在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孔子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思考》的学术报告。文学院院长胡立新、副院长秦剑和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文学院院长胡立新主持讲座并致欢迎词。
  廖教授以孟子的至理名言:“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作为本场报告会的切入点。随后,他生动地讲授了孔子对人的本质性的思考,从孔子的“自然人”、“本质人”、“君子”、“圣人”四个方面引经据典、理论联系实际为师生们作了生动、详细的讲解,深入浅出地传授了孔子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深刻思想。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踊跃发言,廖教授热情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全场气氛十分活跃。
  廖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全场掌声不断,师生受益匪浅。
(稿件来源:文学院 责编:叶若兰)
http://www.hgnu.edu.cn/displaynews.jsp?newsid=20110401100026786黃岡師範學院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文心雕龍全文數據庫單機版光碟問世 後記

臺灣學界為慶祝王更生教授80歲壽誕,由郭鶴鳴、蔡宗陽、顏瑞芳、呂武志、劉渼、方元珍、溫光華、廖宏昌等諸位教授發起「2007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委由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廖宏昌在高雄籌辦,個人不勝惶恐,膺此重任,幸蒙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林慶勳院長、中文系劉文強主任和諸位同仁,以及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中文系林明珠主任、花蓮慈濟大學東語系徐信義主任、國立臺東史前博物館浦忠成館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王開府主任的支持下,終於能順利地於5月2日至5日在高雄、花蓮兩地三所大學舉行。兩岸、港、澳、美、日學者之熱烈響應並撰文與會,自是會議成功的關鍵,然而缺乏高雄道德院、張敬國學基金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之共襄盛舉、出錢出力,會議必不順遂,藉此個人也特別感謝三清太乙宗師、林中明董事長、彭正雄董事長;唯如會議幕後之神經中樞王更生教授,亦如其他學者提交宏文,會議場上更是神采奕奕,高談闊論,為學術界樹立至高無上的榜樣,竊以典範夙昔,吾輩小子,誰敢怠慢?
此次會議特別邀請鎮江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錢永波會長、鎮江圖書館任罡館長及鎮江圖書館彭荷成副研究員與會,因為設在鎮江圖書館的文心雕龍資料中心,不僅規模已具,戮力多時的文心雕龍全文數據庫單機版光碟也即將問世,藉此機會向世界上研究文心雕龍的學者報告佳音,實屬必要。王館長與彭女士在大會上即分別以鎮江文心雕龍資料中心為題,從不同側面論述中心成立之構想及企圖心,無論新知或舊識皆為文心雕龍能有此研究中心感到驕傲和欣慰,而獨具隻眼鼎力奔走於各界以促成中心成立之幕後功臣,正是錢永波會長,對其深耕本土傳統文化優勢之伯樂性格,實有足為外人道也。
觀夫鎮江文心雕龍資料中心的構想與企圖心,與台灣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在2000年成立之「清代學術研究中心」實多有不謀而合之處,個人當年滿懷理想接下中心主任一職,全力衝刺,在毫無資源之惡劣環境中苦撐3年6個月,只能向環境低頭,選擇悵然離開中心。於今耳聞鎮江文心雕龍資料中心初具規模,內心嚮往之情,縈胸滿懷,而感觸良多自不待言。今年7月乘上海開會之便,即兼程拜訪鎮江,雀躍之情,非箇中人實難以理解言說。25日初至鎮江即接受三人極其熱情的接待,感懷于心,而最令人感動的是任館長將甫問世之文心雕龍全文數據庫單機版光碟親手致贈,並操作光碟的效能。能躬逢光碟問世,個人心中淌著熱淚,竊以為劉勰英靈在天,亦必以鎮江能有斯人斯舉為傲,然而鎮江文心雕龍資料中心之規模與作為,不即是當年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的願景和理想?如今安在?
《文心雕龍》為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重要的著作,對後代文學評論影響深遠,而歷代學者對於《文心雕龍》的理解詮釋亦各有偏重,或循例發揮,或另行闡釋,皆能自圓其說,建構出一家之言;時至近代,《文心雕龍》一書自然也能保有其在文學理論批評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放眼相關的理論著作如雨後春筍接踵呈現,足見當代學者之用心。然而初學者除忙於梳理文義,更要面對數以萬計的龐雜資料,檢索不易,令人望而卻步實有以之也,幸有賴鎮江文心雕龍研究中心所創建的「文心雕龍全文數據資料庫」,蒐集自1909年迄2006年學者研究《文心雕龍》的心血結晶,共計數千篇以上的論文,並詳附出處、期刊號與關鍵字等,並配合現今電腦科技進步的檢索系統,讓使用者不僅能分門別類、按圖索驥地找到相關資料,更免窮索之苦,且能節省時間與人力,迅速地獲得難以得見的相關論文,此等整理蒐集之功,實讓人感佩。而鎮江文心雕龍研究中心更有鑑於當代跨領域的學術研究亦日益盛行,所蒐羅的資料不僅以《文心雕龍》一書的研究論文為主體,更旁及其他的相關領域,或論劉勰生平、或論當時創作的文學風氣、或論《文心雕龍》對於後世的影響,並利用西方文學批評理論相互應證對照,林林總總的相關資料在資料庫中皆能得見,且從歷年來的研究內容、主題,點名《文心雕龍》的研究動向,並揭示未來可能的發展,使得資料庫不僅是資料的羅列,更提供《文心雕龍》研究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研究素材。
「文心雕龍全文數據資料庫」是鎮江文心雕龍研究中心研發出的心血結晶,但為尊重論文作者,光碟更以禁止複製的方式來保護諸位學者的智慧財產,思慮可謂縝密;而製成之光碟不僅便於攜帶,也可避免網路無法讀取的困擾,用心堪稱良善;只因各地電腦系統設計的不同調,使得台灣繁體中文在使用上需另外下載轉碼程式才能加以閱讀,且在搜尋資料時,光碟無法辨識字串進行搜尋,其為美中不足者,然而此非資料庫本身的缺陷,而是技術上有待克服者,若能根據光碟程式加以修正,必能嘉惠更多兩岸及世界各地之學者。
當台灣學術界各階層漫天高喊與國際接軌之際,是否也該反思如何發展華人在國際間學術的優勢與長處,好讓他人與吾人接軌。無奈晚清後殖民思想的流毒至今未能翻轉,總以為吾人一無是處,又因島內利令智昏的意識型態使然,無視於血緣命脈,閉鎖孤島,以為自己的文化只有400年,不亦哀哉?不亦甚哉?個人雖對鎮江文心雕龍研究中心之成立未能貢獻鴻毛,但我卻要以劉勰文心雕龍之後學者為榮,因為鎮江有一群肯為傳統文化創造優勢的賢達人士,正在默默耕耘著,大凡國際上研究劉勰文心雕龍之學者,不與鎮江接軌,又能與誰接軌?

歲次丁亥陽月書於台灣高雄西子灣

《玄天上帝信仰之發展》序

很難想像一位學科技的發保兄會編寫《玄天上帝信仰之發展》一書,如果要追究其中因緣,無非他是「一個出生於乩童家庭的人」,平時耳濡目染,因此會跟玄天上帝的信仰發生關係,但更難能理解的是這種關係還不止於一般信眾的宗教信仰或尋常寺廟的廟祝,或溝通人神的乩童,他竟然從台灣屏東南境枋寮農村不太知名的北旗尾之「北玄宮」出發,穿梭遊走於海峽兩岸、港、澳間,尚且跨足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有華人玄帝信仰的國家地區,推動主辦2008年「玄天上帝信仰文化藝術國際研討會」、2010「玄天上帝世界聯誼會」(第四次籌備會)暨「玄天上帝信仰與武當文化研討會」。能夠召開玄帝信仰國際研討會已經是難能可貴,能強調文化藝術,進一步將宗教昇華至精神文明的層次,甚且將宗教信仰以「世界聯誼會」的方式呈現,無疑是開天闢地、史乏前例的思維,因此「玄天上帝世界聯誼會」之籌備尤具識見,在其兼具家庭因素與科技學識的背景之下,宜其能有將玄天上帝宗教信仰推向世界舞台的想法,而且是用相當現代的「聯誼」方式進行籌備。
本書系發保兄從2007年來致力於玄帝信仰推動的成果,內容極其豐富,雖然有些零亂,但其欲構築玄天上帝信仰發展之理論體系卻是隱然可見,其「無言」之企圖心還是令人敬佩的。本書分列十二個部份:前言,簡述作者建立玄天上帝心廟的宏願,就像鄰家阿郎平日傾訴家中細瑣,誰知胸中卻包藏著道教中人何其寬闊的世界觀。其內容,首先是「武當山之發展」,揭示玄帝信仰的歷史淵源;「玄天上帝經典」、「玄帝資料」兩部份,則在文獻、文物上使玄帝信仰之發展提供理論依據。「道教與社區營造—以枋寮鄉東海村為例」是發保兄在構築玄天上帝信仰發展理論體系之前,一種道教潛意識的具體實踐,從科技角度看來,乃是形成理論前的實驗,也是「行」而後「知」的一個過程。「建構玄天新義-學術研究」是一個「知行」齊一的平台,而發保兄以學術研究作為「建構玄天新義」的認知與行動,無疑是令人動容的,他以為「臺灣廟宇繁多,單是東海村三千五百多人已另有四間大型廟宇。如果再蓋一間類似的廟宇,並無太大意義。尤其是對北極玄天上帝之神格含意尚不甚瞭解,因此有必要對北極玄天上帝之神格等進行研究。」於是他以「北玄宮」為玄天上帝總體形構的基地,展開多次學術研討會,結合國內外多位學者不同側面及多種層次的討論,成果是極其豐碩與多元的。「構築北極玄天上帝信仰的神學論據」是本書的思想主軸,也是發保兄由道教潛意識具體實驗後所形成的理論,其後之「摘錄參考補充資料」、「神的存在與拜神」則是理論的參考文獻與進一步對神存在意義的論述。「玄帝信仰發展之法」是對玄帝信仰未來之期許,而「玄天上帝世界聯誼會」則是推動世界上玄天上帝信仰的理想組織。
發保兄精明幹練,成竹在胸,曾無數次與我談及道教及「玄天上帝世界聯誼會」的理念,以為「未來如果能有七個國家成立玄天上帝會,則可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記為『世界玄天上帝聯合會』,如此玄天上帝信仰及文化藝術可以正信的發展,不會淪為迷信,建立信徒心中的自明性。」個人非常佩服其別具隻眼,對後玄帝信仰提出不俗的思維,在本書出版之前丐序於我,我除了認同他的理念外,更藉此呼籲更多「玄帝迷」或「道教迷」能在展閱本書之後,給予多方面的鼓勵,故聊述數語為之序云。
道曆4707年歲次庚寅中元節後一日於高雄西子灣
*黃發保 普極道院副院長

2008中壇元帥學術研討會 後記

2002年10月,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與新營太子宮在台南新營合辦了「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與會的學者對「三太子」在宗教信仰、戲曲小說各方面,提出了精闢的見解,成果豐碩。時逾6歲,中華道教中壇元帥弘道協會柯天爽理事長為深耕弘揚太子爺的民間信仰,特別邀請個人再次籌辦「2008中壇元帥學術研討會」,對中壇元帥的諸多神蹟展開更廣泛的探索。個人非常榮幸能夠籌辦前後兩屆太子爺學術會議之神聖任務,雖然專業不在宗教,承蒙道教界及柯理事長之錯愛,也只能奮勉為之,除對道教學術化略盡棉薄之意外,作為一個信徒也藉此聊表對太子爺崇敬之意。而對於前後兩屆受邀撰文與會的國內外學者之辛勞,個人也特別祈求太子爺保祐大家研撰有成、家庭美滿。
此次研討會由中華道教中壇元帥弘道協會和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聯合主辦,於2008年7月4日、5日假高雄西子灣國立中山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柯理事長、高雄市議會莊啟旺議長、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李豐楙研究員、高雄市民政局林淑娟副局長、高雄道德院三清太乙宗師偕同國立中山大學張宗仁校長、通識中心許正和主任、文學院林慶勳院長、中文系簡錦松主任、廖宏昌教授共同揭幕,海內外來賓、學者、信眾、道長、研究生超過三百人,齊聚一堂,場面非常熱烈。當日高雄西子灣艷陽高照,和風送暖,海不揚波,百花競秀,給此次會議帶來成功的徵兆。學者從各個角度了發表14篇論文,對中壇元帥的研究向前邁進一大步,唯如大陸學者劉文剛、胡穎、李遠國三位教授因大陸國台辦簽證未能如期核發,不克親臨會場宣讀論文,倒是美中不足之憾事。
道教的民間信仰神祇眾多,中壇元帥是廣為人知的神明之一,主要得力於民間文學之廣泛流傳,而在形像流傳的過程中,《西遊記》中,哪吒演化為玉皇大帝的戰將,孩童天神,神通廣大,而本相仍是三頭六臂,形象是外道內佛。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是完全道教化的英雄神,但還是有佛教因數。明以後的哪吒神是多種版本形象的融合,同時又成為鎮水之神。(劉文剛〈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論〉)或許活潑、正義是其本質,也因此得到很多信眾的支持並奉為主神。「2008中壇元帥學術研討會」除李豐楙研究員對中壇元帥學術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作專題演講外,兩天的議程共分六個場次作論文宣讀及討論,激盪出不少前所未聞的議
題。四川大学刘文刚教授〈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从哪吒神形象的演化,論述佛教中国化的一些规律,並進而考訂了三教融合的某些轨迹。四川社會科學院李遠國研究員〈論巴蜀地區的哪吒信仰〉:由四川境內眾多的古跡宮觀,說明早在宋元之際對哪吒的崇拜就己流行巴蜀,進而論述哪吒信仰的由來、演變以及在巴
蜀傳播的情況。崑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陳曉怡講師〈從頑童到狂子──哪吒故事所反映的文化心理〉: 以哪吒的兒童英雄形象和李靖、哪吒的父子衝突情節為主,探討其中所反映的宋明以來傳統社會的文化心理,以為哪吒故事象徵了中國社會某種隱抑的渴望──試圖挑戰穩固不可動搖的父權,並追求個體獨立自主的
精神。臺中技術學院蕭登福教授〈台灣道廟五營軍與中壇元帥哪吒之關係〉:敘述台灣道廟為達到為百姓驅鬼除魔,保民平安之目的,在東、西、南、北、中五方來安立五營,而五營的中營元帥即為中壇元帥哪吒。哪吒的信仰,也因此遍佈全台。高雄道教學院院長沈武義院長〈少年英雄李哪吒的出世背景、英勇事蹟
及其對道教的影響〉:認為坊間開壇濟世的神壇,常常有哪吒太子降乩,顯現童音,應該不是哪吒太子本尊,而是靈界盛傳的九龍太子(金龍太子),或是為報
仇雪恨的龍王三太子,搶奪香火,假借哪吒名相而來。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陳清香教授〈台灣宮廟中的哪吒圖像〉:以為哪吒圖像在臺灣宮廟的表現,可分供像與建築圖像裝飾二大部份。供像多居於宮廟明間或次間主龕的位置,是完整的立體造形。而建築圖像裝飾,則以繪畫、雕塑、工藝等方式陳現,形式變化不一,充分表現出台灣工藝創作的技巧。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班李茂榮講師〈在
象徵理論中的哪吒----一個悲劇的神話〉:從象徵理論論述「哪吒神話」之所以能夠流傳不斷,就是因為信仰者不斷地與這個「神聖」根源相應,所以因而得到
心中意識的轉化,進而完成自我道德實修上的成就。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
士班蔡政惠講師〈《封神演義》中「哪吒形象」的教化義涵〉:深入《封神演義》中根據「哪吒形象」的描繪,如勇於認錯、勇於負責、與明是非辨善惡的行為,探析其所展現的教化義涵。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吳彰裕教授〈中壇元帥
的神靈研究〉:以為哪吒既然成了道教重要神靈後,其傳佈的地區以閩粵為盛,而以今日民間宗教活動來看,台灣南部地區更盛;哪吒神格之提高,可能與閭山
法派有關。蘭州大學一分部文學院副教授胡穎〈吴昌龄杂剧《哪吒太子眼睛记》
本事考中山大學中文系龔顯宗教授〈由〈台南草寮頂太子沙淘宮沿革〉談明鄭末
政變〉:敘述台南沙淘宮以鎮殿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為主神外,雙側又供奉「元漢」、「興漢」兩位元帥,顧名思義,實寓反清復明之旨。保生文化學院吳永猛校長〈法教哪吒咒之探討〉:敘述法教中的哪吒地位,以及法教各種儀式的咒語當中都會用到哪吒咒,因而將法教有關的哪吒咒一一列出,將有助於對台灣
道法二門及民俗信仰。興國管理學院文教事業管理學系黃培鈺副教授〈祀奉中壇
元帥的信仰文化及其發展向度〉:從敬奉及信仰中壇元帥的意義、信仰中壇元帥的民俗文化、禮拜中壇元帥的誠正態度、中壇元帥的威儀與功德、敬拜與信仰中壇元帥的未來展望,而以頌揚中壇元帥的文化發展向度做結論探討之。中國人民
大學國學院詹杭倫教授〈論鄒祗謨詠物詞的「哪吒手段」〉:何謂填詞中的「哪吒手段」?本文從宗教學與文藝學兩端入手,對此問題加以解剖分析。十四篇論文各具角度,擴大了2002年之規模。
兩天的議程,偌大的國際會議廳上下樓間座無虛席,出席場面之熱烈至於閉幕,顯見學界需要宗教界的支持,宗教界更需學界的引領關注,道教民間信仰及學界之對話,正極需有心人投注更多關切的力量。而對於中壇元帥學術研討會之再次舉辦,吳彰裕教授嘗語重心長表示:「一來可見哪吒三太子在民間宗教信仰具有廣大的影響力,二來顯示哪吒奉教人員之高膽遠矚,因為台灣為民間信仰蓬勃之地,各地區廟宇的影響力往往勝過道教會,且各廟宇每年花在宮廟之整建、廟會蘸事科儀,節慶活動之經貴不計其數,各宮廟信徒之捐獻亦為數可觀,但從未見任何宮廟或奉教人員,願意花小錢去發揚學術。如此一來,民間宗教活動便流放於吃拜拜之活動,各宮廟亦隨時代環境而興衰。能著力於學術活動,一來可提高供奉神祇之地位,二來亦有亦延續民間宗教之活力,提振正信正見,保存一點民俗文化之根基。」臺灣道教宮廟林立,信徒又眾,然皆各擁山頭,無法作有效之整合,將哪吒之信仰擴大到整個臺灣道教界,吳教授倒也訴盡道教界之現狀,而柯理事長睿智的舉措,對中壇元帥神祇地位之提昇自不在話下,對整體道教形象之向上超拔,也頗具重要意義。
近年來,宮廟主其事者在擁有廣大信眾之餘,也紛紛與學術界結合,尋求神蹟的科學根據與理論淵源的探索,學者也樂於將相關研究專業為宗教界服務,共同為提昇宗教形象而努力。道教歷史淵源流長,如果將學校的設立當作學術開發的指標,佛教、天主教廣設學校,實非道教能同日而語,難道道教不需要學術科學的論證,難道道教不需要高等的教育人材﹖佛教有許多博士和尚、尼姑,天主教也有許多博士神父、修女,然而道教何如﹖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那一年我們在高雄西子灣舉辦《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

那一個夜晚我還在考試院閱卷,空大方元珍教授來電告知老師走了,頓時腦際一片空白,考生嘔心瀝血的真知卓見,竟然不識一字,於是趕緊收拾細碎,匆匆離開。公車是否忘了發車,或是到站我無視它的到來,祇好穿越世新大學,一路踱到臺灣大學,也忘了從那個大門進出,竟然走進了和平東路二段118巷。此刻腦際纔突然清醒,老師已經沒有在家,是否能夜訪師母?而熟悉的和平東路行人道上有着二位師生並肩散步擘畫「2007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身影,仍依稀如在目前。
2006年夏臺灣學界為慶祝王更生教授80歲壽誕,由郭鶴鳴、蔡宗陽、顏瑞芳、呂武志、劉渼、方元珍、浦忠成、溫光華、廖宏昌等諸位教授發起「2007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委由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廖宏昌在高雄籌辦。個人不勝惶恐,膺此重任,幸蒙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林慶勳院長、中文系劉文強主任和諸位同仁之首肯,將會議之規模及形式交由個人全權處理,讓個人有充分的揮灑空間,實無任銘感;而為了擴大地域之影響規模,於是尋求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中文系林明珠主任、花蓮慈濟大學東語系徐信義主任、國立臺東史前博物館浦忠成館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王開府主任的支持,終於能順利地於6月2日至5日在高雄、花蓮兩地三所大學舉行,感懷之情,溢於言表。兩岸、港、澳、美、日學者之熱烈響應並撰文與會,自是會議成功的關鍵,然而缺乏高雄道德院、張敬國學基金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之共襄盛舉、出錢出力,會議必不順遂,藉此個人也特別感謝三清太乙宗師、林中明董事長、彭正雄董事長;唯如會議幕後之神經中樞王更生教授,亦如其他學者提交宏文,會議場上更是神采奕奕,高談闊論,為學術界樹立至高無上的榜樣,竊以典範夙昔,吾輩小子,誰敢怠慢?
猶記大學四年,與三五同儕,絕像現今年輕的追星族,到處打聽各大學權威教授上課的時間和地點,帶著虔誠朝聖的一顆心,無遠弗至,也從不過問教授是否願意接受旁聽,大大方方,儼然一付教授虧欠吾人是也。臺灣師大、臺大、政大、淡江大學、東吳大學等,印象中是最常落腳之處。1980年秋,吾人又將雙腳涉入外雙溪,慕名的是當時在東吳大學兼課的師大國文系王更生教授,其「文心雕龍」課程,在大學間名聞遐邇,只見王教授在課堂中談笑風生,古代的詩文理論批評已化為簡易的概念,瞭然於胸,在周遊列國的旁聽生涯中收穫最豐,卻也意想不到從此與文學理論結下難解之緣。1982年順利考進研究所碩士班,終能跨校如願拜入王門,資質駑頓,尚蒙吾師不棄,終能完成論文《六朝文筆說析論》,雖非以《文心雕龍》為題,然亦攸關於魏晉六朝文壇之相關議題。
1985年夏取得碩士學位,旋即考上博士班,1987年役畢方能回到校園繼踵求學之路,此間又有機緣將視野延伸至詩話領域,竊以為同門師兄講論《文心雕龍》既精又實,啟齒論列,誠惶誠恐,唯如詩話亦傳統文論之一枝,非稍窺《文心雕龍》思精體大之論,欲入其室,尚不能得其鎖鑰,焉求竟其功乎?因以《葉燮文學之研究》為題問學於吾師,唯其論題不能盡吾師之期待可知,吾師除以異類之目光相待外,或亦祇能祈求個人之造化。1993年春順利通過學位口試,取得博士學位,並於夏天受聘於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黃敬欽教授即命以「詩話專題研究」講授於碩士班,此開臺灣中文學界講授詩話於研究所之始也。
1995 年夏得受業師林慶勳教授之引薦,受聘於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詩話專題」仍延續在研究所開課。2000年冬,教育部核准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設立「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目的在於延續擴大推動中文系長期紮根於清代學術研究的規模與理想,並委由吾人兼任行政綜理業務,至2004年夏請辭行政,凡舉辦過二屆清代學術會議,學界交流層面及規模皆有所展拓,其間更步出西灣隧道、踏過哈瑪星、跨越高雄縣市走向民間,與新營太子宮合辦「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與高雄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合辦「2003 曹瑾學術研討會」,會後皆將論文正式出版,真實地伸展中心的觸角,慢慢地擴大學界的影響力。
跟老師頻繁互動是2000年後的事了,除本次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外,老師還南下參加個人籌辦的研討會共6場,場場提交論文。而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也是個人尋清代學術研究中心之經營模式加以運作,幸能得到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中文系林明珠主任、花蓮慈濟大學東語系徐信義主任的熱烈參與,將一場盛會分三校舉行,讓文心雕龍議題的研討由高雄延伸至花蓮,也讓海外參加的學者飽覽東臺灣風光和世界級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鬼斧神工,此種會議形式和規模,都是中文系成立以來不曾有過的。
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共宣讀41篇論文,切磋琢磨,論辯學習,大師富大師的風範,後學有後學之懇切,熱烈之中不乏真理的探索,激論之中且具自我的反思,孔夫子「共學」之理念,已在3校12場次之研討間流露無遺。該會議尚特別邀請鎮江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錢永波會長、鎮江圖書館任罡館長及鎮江圖書館彭荷成副研究員與會,因為設在鎮江圖書館的文心雕龍資料中心,不僅規模已具,戮力多時的文心雕龍全文數據庫單機版光碟也即將問世,藉此機會向國際上研究文心雕龍的學者報告佳音,實屬必要。王館長與彭女士在大會上即分別以鎮江文心雕龍資料中心為題,從不同側面論述中心成立之構想及企圖心,無論新知或舊識皆為文心雕龍能有此研究中心感到驕傲和欣慰,而獨具隻眼鼎力奔走於各界以促成中心成立之幕後功臣,正是錢永波會長,對其深耕本土傳統文化優勢之伯樂性格,實有足為外人道也。
吾師王教授除《文心雕龍》養成教育對吾人專業培養有莫可言喻之意義外,其內方外圓之性格特徵,雖夙昔典範,難能企及,乃今百未盈一,猶有所待。適逢吾師八十歲壽誕,能擘畫籌辦「2007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自是畢生難逢之機緣與福份。誠摯感謝吾系劉主任及同仁之寬容,也謝謝王門師兄弟的抬愛,大會雖乏祝壽之名,乃有祝壽之實,雖經費募集不易,午夜夢迴,焦慮難寐,時而或有,竟至浮現輟棄籌辦之念頭,唯如慮及大會意義非凡,尤其是對吾師以《文心雕龍》研究為職志之學者言,自是欣慰莫名,如此中輟,又有何顏面見吾同儕;隨著時日逼近,新朋舊識,齊聚一堂,卻如雨過天青,乃不知昔日眉頭何以不展。會議除共同的議題外,溫馨的晚宴中,彭董事長細數與吾師之深摯情誼,感人肺腑;東台灣浦館長偕同原住民朋友的天籟之聲,且將餐廳當山谷原野,至今仍迴盪耳際,非慶祝吾師壽誕,鄒族王子或不至於放下身段;而吾師也大展歌喉,一曲「水調歌頭」,聲情俱佳,不啻專業歌手,諒大蘇為之動容,小鄧也必為之驚聽耶,晚宴也在吾師歌聲中不捨的暫告一個段落,而此次會議終將是個人2002年以來籌辦12場各類型研討會中最具意義之一場。
(2010年8月上旬日修訂)